2021年,全球依然“笼罩”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令人喘不过气来。在“人祸”同时“天灾”还接连不断。在2021年刚刚过去的四个多月中,地球气候越发变的令人难以琢磨不定。
今年3月15号,我国20多个省份经历了来自蒙古国的沙尘天气,这是今年以来范围大、强度最强的沙尘。从这次沙尘暴开始到目前不到两个月时间,我国又经历了多次沙尘天气。沙尘暴是荒漠化的标志之一,两个要素就是要有荒漠和大风,才能形成沙尘暴。
前些年沙尘暴没有了,“消失了”,这一切都是得益于中国70年来艰苦卓绝的治理,“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使得沙化土地面积连年持续缩减,毛乌素沙漠和腾格里沙漠都“消失”不见了,再加上我国森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提高到了21.63%,面积已达到2.08亿公顷,最终彻底“消灭”了沙尘暴天气。但是今年的沙尘暴天气好像又“卷土重来”,影响北京的“沙尘暴”又来了,而且势头猛增。只是这次沙尘暴源头不是在我国,而是邻国——蒙古国。
2021年天气异常的原因有两个现象:一是:极端天气事件偏多;二是:气象年景偏差、极端天气多发。2021年,除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最强沙尘暴影响外,南方江苏的台风导致十几人死亡、多地出现降雪等。国际上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遭遇暴风雪袭击数百万用户遭遇断电、非洲肯尼亚的蝗虫灾害、欧洲地区持续数月的火山等等。全球气候好像都不太正常。
我们不是迷信,但是不得不提的是古今中外许多预言都提到2021年人类将要经历一场“大劫难”。比如:唐朝《五公经》中的预言、刘伯温预言2021年的说法:法国诺查丹玛斯《诸世纪》中提到的2021年即将发生6大“灾难”;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对2021年灾难预言;玛雅人2021年预言的那颗行星或将重现,地球命运将改变!还有美国天才女预言家珍妮和印度火星男孩对2021年的预言等等。虽然说法略有不同,但是都预测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个多事之秋。
除了预言家们的说法外,早在我国古代祖先就留下了上千年的丰富经验。比如:农村古谚说:“四九不冷倒春寒,年前打春天易变”。而2021年被大家都知道为“寡妇年”。2021年2月3号立春,农历还是2020年腊月二十二,2022年是2月4日立春,但农历也是2022年正月初四了。因此,也验证了2021年“倒春寒”必然到来,天气气候多变也在意料之中了。该来的终将到来,只是迟到而已,但并不会缺席。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今年貌似特别的寒冷,温差变化很大,值得现在,天气变化太快。虽然专家出来辟谣了“这是60年最冷”一说,但今年整体温度上还是比往年要冷一些,变化趋势快一些。归根到底,随着全球人类活动加剧,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攀升,“温室效应”明显,与之对应的是,地球遭遇的极端天气频率也开始逐步增加。今年气温不正常,归根到底就是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明显,气候异常所致。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拉尼娜现象的出现。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欧亚中高纬环流经向度都比较大,冷空气活动也偏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的气温都容易偏低。2021年世界上处于“拉尼娜”现象范围控制下。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人发低烧了”。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表现为:它容易使我国出现“冷冬热夏”和“南旱北涝”现象。还会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长时间持续低温天气以及多雨、雪天气。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大风天气。1950年以来,共发生14次拉尼娜事件,影响我国17个冬季。除1950年冬季无数据外,其余16个冬季中有13个比常年同期更冷,偏冷比例高达80%。近几年来在地球上也出现过拉尼娜现象,就比方说2008年,相信大家还对那年的寒冬有些印象。虽然现在是春夏季节交替之时,“拉尼娜”现象造成的“冷冬暖夏”也是要有时间过渡的,从寒冷的冬季慢慢转换成炎热的夏季,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然忽冷忽热的人类也承受不了。
另一方面:北极海冰偏少,东亚冬季风偏强。北极海冰偏少有利于冬季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东亚冬季风偏强,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易较常年同期偏低。而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极寒潮,我国主要是受蒙古高压控制,受极地寒流、西伯利亚寒流、蒙古寒流即阿留申寒冷和千岛寒流共同影响所致。近日据报道,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未来五年全球气温预测评估》显示,过去五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2020年成为史上最炎热一年的可能性高达74.67%。不过还有更坏的消息,美国海洋大气局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平均气温还将再升高。
而霍金的预言正在上演。他的预言是出现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就是极地生态圈,企鹅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正面临严峻考验。还有人认为,欧洲地区持续数月的火山也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这个问题即使对2021年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世界各国也该重视起来了。
地球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